之前聽好友說北投有間漂亮的法鼓山

但卻一直撥不出時間或許是一直裝忙忙到不想撥出時間來

直到確認要回家了~無論在忙一定要自己抽出時間去走走

終於選在一個大好晴天中出發

P_20161113_110740.jpg

11月天卻好熱阿~

這是進入農禪寺的的小徑

P_20161113_110746.jpg

藍天白雲也帶來好心情

只是這對地球來說不是好事

P_20161113_111133.jpg

簡單肅穆的農禪寺映入眼簾

P_20161113_111328.jpg

這是從入慈悲門往菜園方向拍的

我還滿喜歡的

P_20161113_111341.jpg

後方是一大片菜園

在台北還可以看到這樣的地方其實滿舒服的

以下為隨手拍

P_20161113_111458.jpg

P_20161113_111502.jpg

P_20161113_111619.jpg

P_20161113_111652.jpg

P_20161113_111658.jpg

還滿喜歡這張的

P_20161113_111808.jpg

P_20161113_111849.jpg

P_20161113_112207.jpg

P_20161113_112323.jpg

農禪寺另一特色景點水月 ~但當天沒水

 

P_20161113_113149.jpg

心經牆

P_20161113_113253.jpg

P_20161113_115817.jpg

有空可以來北投走走看看

農禪寺簡介

「農禪寺」,是法鼓山的開山宗師東初老人,根據百丈禪師創立的叢林制度,以務農維生、禪修生活為主的原則而取的。最初只有一棟二層樓農舍,即這次被列入台北市歷史建築之一。這棟農舍目前位於大殿後方,一九七一年左右,由東初老人率領弟子建造;一九七五年,農舍落成啟用,一樓作為客堂,二樓則供奉文殊師利菩薩,稱為文殊殿。

早期農禪寺周圍遍佈菜園、竹林,常住眾親手植種菜蔬、採收竹筍,除供寺內日常食用,也分送給鄰近居民。一九七七年,農禪寺才啟用一年多,老人即捨報往生,沒有太多時間在寺中弘法,不過他以文化教育發揚佛教的理念,以及自力更生的農禪家風,都被繼任的聖嚴師父繼承下來,並一一加以落實。

另一處歷史建築「入慈悲門」三門,則位於大殿入口處,是師父接任農禪寺住持後所興建。隨著師父在寺內弘法時間增加,參加共修的人也愈來愈多,原有空間逐漸不敷使用,一九八三年,決定在農舍後方加建大殿,於是,農舍後院成了大殿前院,「入慈悲門」成為信眾前往大殿的入口。而目前寺內許多鐵皮搭蓋的建築,像禪堂、齋堂、僧眾寮房、辦公室,同樣也是在需求空間的情況下,逐步增建出來的

從面臨拆遷到成為歷史建築 由於師父主持禪七、佛七、講座,帶動年輕人學佛修行的風氣,來寺內出家的年輕人,一九八九年已近三十位,農禪寺儼然也成了培養青年弘法人才的搖籃。不過,一九八九年「關渡平原保護區」的公佈,農禪寺面臨了拆遷問題。為祈求問題可以順利解決,這一年三月,師父在寺內的念佛共修會上,帶領近一千位信眾虔誦〈大悲咒〉二十一遍,不久後,即在金山鄉找到法鼓山這塊土地,農禪寺的問題也因此獲得解決。


一 九九O年八月,師父在寺內宣講「四眾佛子共勉語」,以「提昇人的品質,建設人間淨土」為法鼓山的方向和目標。隨後,法鼓山各事業體陸續成立,辦公室皆設在寺內;法鼓山舉辦的法會、成長營、讀書會等活動,也都在寺中進行。在法鼓山的成長過程中,農禪寺肩負起經營、推動法鼓山各項建設的重責大任。因緣總是那麼不可思議,原本隨時可能面臨拆遷的農禪寺,在成為台北市歷史建築後,將獲得妥善保存,拆遷問題也隨之化為無形。

  永遠的弘法道場 一九七五年啟用後的農禪寺,在僧俗四眾經營支持下,短短三十年不到,成為漢傳佛教在台灣的弘法重鎮;其後,更成了法鼓山發展的中心樞紐;隨著法鼓山佛教園區逐一完成啟用,未來農禪寺的任務,將有另一階段的轉型。即使時空環境不停變更,農禪寺角色也跟著不斷轉換,不過,農禪寺一樣都會在每個時期,都承擔著不變的弘法、護法任務。

(轉載至法鼓山農禪寺)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ay11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